(原标题:观察 | 优先股之于理财配置:香饽饽还是无奈选择?)配资猫
经过近三年几轮股债反馈引起的净值下挫,投资者对净值型理财的概念是有意识的—— 至少对“理财不保本”这个朴素的道理,是更能接受了的。
虽然投资者对风险属性的认知在加深,但对风险的偏好却没有上升。“存款定期化”就是低利率环境下,投资者防御性心理的产物。
于是,渠道对于产品净值的回撤容忍度进一步下降,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理财公司有意无意把产品往“稳健低波”的特点迁徙。
但是,“稳健低波”意味着理财公司有足够稳定和足够体量的资产配置;或者是有在监管红线以内的、又行之有效的估值技术手段。
在这个背景下,允许自建估值模型的存量优先股变成了一部分理财公司争夺的对象。
一种新的稳定净值方式
怎么平滑一只理财产品的净值,让它的估值曲线平稳一点、不要这么陡峭?理论上有两种可行方式:一是从最基本的持仓入手,增加低波动资产占比,比如增配ABS和存款等;二是从估值方式入手,像之前21世纪和“法询资管研究”等垂直媒体报道过的“收盘价估值”“平滑信托估值”。
而现在,聪明的理财公司又在实操里慢慢摸索出了一种方式,把资产的低波特性和估值特性做了结合:配置允许自建估值模型的优先股。它成了继平滑信托、借道保险资管配置协议存款后,新的稳定理财净值方式。
资管产品如果配置优先股,估值方式其实是多样的,包括成本法估值、中证估值、自建估值模型、收盘价等。其中与债券类似,中证估值就是对优先股采用现金流贴现模型进行估值,但这样净值波动率就会比较大。
所以为了实现“稳健低波”,不少管理人多采用自建估值模型形式对其进行估值,而不是参考中证估值或者中债估值。
自建估值模型的具体原理比较复杂,“法询资管研究”曾做过较为详细的解释:即以现金流贴现(DCF)模型为基础,根据优先股募集说明书等合同文件,合理确定未来现金流以及贴现率,并综合信用因素提升产品收益的稳定性。如将优先股的5年久期特性调降为1年久期特性等,进一步调降波动率,控制回撤。
总之,自建模型估值是当前理财产品对优先股资产进行估值的主流方法。“本质上优先股属于权益。自建估值模型的依据是不是足够充分合理?因为从结果上来看,自建估值模型其实是起到了一个让净值变相平稳的效果。”一名专业理财投资经理质疑。
在他看来,这个手段是有风险的——流动性风险。“如果前端客户资金持续赎回,投资经理需要被迫卖出手中资产的时候,会发现根本不可能按照现有估值把资产卖出。”该投资经理告诉记者。
规模制约,方兴难艾
理财配置的优先股多为银行发行的优先股,因为主体信用更好。
根据“法询资管研究”对Wind数据的梳理,银行优先股的规模在2020年1月达到峰值——8371亿元,此后银行再未发行优先股。随着中行两只优先股和华夏一只优先股的赎回,银行优先股存量规模降低至7571亿元。目前银行基本不再发行优先股,所以这7500多亿的资产成了稀缺资源。
正是因为存量盘子小,所以即便有小部分银行理财投资经理追捧这类资产,以优先股稳定估值的方式始终不太主流,没有大范围兴起。在券商中国记者的调研里,国有大行理财公司只有两家持有规模在百亿左右,其余四家都告诉记者,“量很少,可以忽略不计”。规模排名靠前的几家股份行理财公司也回复记者,“持有的量很小,不超过几十亿”。
“优先股的话,我可以理解有一些固收+产品会配,是因为这个资产虽然是权益,但它表征是固收。但是它体量小,我们根本买不到。持有存量的产品,不会轻易交易。所以我们不看优先股,因为看了也白看。我们现在固收+的部分,更多配股票、可转债。”一名合资理财公司专业投资经理告诉记者。
“没啥吸引力,流动性太差。”另外一名大行理财公司资深投资经理直言。他的核心观点是,优先股只是在资产荒下的无奈选择。
上述大行理财投资经理认为,优先股的流动性溢价无法弥补票息,而波动率不亚于永续债等资产。“很多公司持有也就最多几个亿、几十个亿,极少有上百亿的。平常是很难看到交易,只有到资产荒的时候,优先股才会被关注。从长期来说,我不认为它是一块非常优质的资产,更多是资产荒下一种被迫选择吧。”
校对:高源配资猫